四川发现首例HIV-2型感染者,HIV病毒其实有两种类型

19 小时前
164次阅读
点评一下

共计 1202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
最近,一篇发表在国内医学期刊的论文引起了公众的关注,四川眉山一名 67 岁女性被确诊感染 HIV- 2 型病毒。
据报道,中国自 1998 年报告首例 HIV- 2 感染者以来,陆续有散在的 HIV- 2 感染或  HIV-1/HIV- 2 混合感染病例出现。这次在四川发现的 HIV- 2 型病例,说明 HIV- 2 在四川早已存在。
四川发现首例 HIV- 2 型感染者,HIV 病毒其实有两种类型 据下大垅了解到,此事也引起了一些基友的关注,他们发出疑问,原来 HIV 病毒也有两种啊?没错,它分为 HIV- 1 与 HIV- 2 两种类型。
医学资料显示,在世界范围内,这两种病毒的传播路径、致病力、治疗反应都存在显著差异。而这次病例,也让公众第一次认真问出了这个问题:原来还有  HIV-2?
HIV,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(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)。
按照病毒学分类,它有两种主要类型,分别是 HIV- 1 和 HIV-2。前者于 1983 年被发现,在全球范围内流行,占全球感染者 95% 以上。后者于 1986 年被发现,主要流行地区在西非以及少部分印度和欧洲病例。
这两种病毒都能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(AIDS),但是,它们的传播力与致病速度明显不同。
四川发现首例 HIV- 2 型感染者,HIV 病毒其实有两种类型HIV- 1 型的传播力极强,容易通过血液、性接触、母婴传播,HIV- 2 型的传播力较弱,传播效率低。从潜伏期来看,前者的潜伏期时间短,数年内就可以进展为 AIDS,而后者的潜伏期长,进展速度慢。从病毒载量来看,HIV- 1 型的载量高,更容易被检出,而 HIV- 2 型的载量低,检测难度较高。
简单来说,大家不要特别担心 HIV- 2 型病毒。一句话总结就是,HIV-1  是“传播更广、破坏力更强”的病毒;HIV-2  相对“温和”,但依然能导致艾滋病。
目前,全球 95% 以上的感染者感染的都是 HIV- 1 型病毒。如果你在给自己做 HIV 快速检测时细心的话,你会发现,国内的试纸上写的是“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 型尿液抗体检测试剂盒(胶体金法)”,也就是说它针对的是 HIV- 1 型的检测。
那么,为什么绝大多数人感染的都是 HIV- 1 型的病毒呢?这还得从病毒的起源发展说起。科学研究表明,HIV- 1 来自中非黑猩猩的病毒,HIV- 2 则起源于西非的白眉猴病毒。前者更容易在人类间跨物种传播,因此在全球迅速扩散。
从传播效率来看,HIV- 1 的复制速度快、血液病毒量高,意味着即便接触量较少,也容易感染。而 HIV- 2 的传播效率低,性接触和母婴传播几率都更小。
因此,今天我们所说的艾滋病,其实绝大多数指的是 HIV- 1 感染。有人也许会说,如果意外感染 HIV- 2 型病毒,会不会稍微幸运一点?其实不可以这样说,虽然它传播弱,危害小,但是不治疗的话,同样也会导致免疫系统严重受损。
对于此事,大家也不需要担心,正如专家所说,HIV- 2 在中国极为罕见,目前仅发现个案。其实,作为同样一种病毒,它的预防措施和 HIV- 1 一样,在性关系中正确使用安全套,使用 PrEP 预防、定期做检测。
* 温馨提示:HIV 可控可防,请记得做好安全措施。

- end -
 14
下大垅
版权声明:本原创文章,由 下大垅 于2025-10-18 10:27:57发表,共计1202字。
转载说明:除特殊说明外,此页面内容为作者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评论(没有评论)